内容详情
 
栏目导航
 
 
首页、「傲世皇朝注册」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4-02 04:34   

  首页、「傲世皇朝注册」首页为进一步梳理近期“三农”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下步“三农”重点工作,9月12日,富顺县近期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推进会召开。县委副书记王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县政协副主席程萍主持会议。会上,永年镇围绕推进种养循环和竹产业园区建设工作发言,赵化镇围绕省级产业强镇建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发言,县财政局、县交通局围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工作发言。会议现场王平指出,要提高思想认识,在笃定目标不放上再鼓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各部门、各镇乡(街道)务必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积极作为,为自贡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市贡献更多力量,继续抓牢抓实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争取把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转化为评先评优的实际成果。王平要求,要突出关键环节,在扭住重点不放上再加力,狠抓实绩考核各项指标,紧盯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抓实抓细粮猪生产、有效衔接等重点工作,确保乡村振兴考核取得优异成绩。狠抓现代农业园区升星,严格按照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评比标准,加快推进设施升级、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狠抓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找准定位、久久为功,打造出富顺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狠抓农业领域安全生产,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以最有力的举措全面抓好农业安全生产。县委办、政府办、各镇乡(街道)主要负责人、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等相关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供稿:富顺县委宣传部)

  (刘萍 记者 毛春燕 李弘)“从内蒙古买的100多头牛今晚就到了。”9月13日下午,威远县犇腾养殖家庭农场李洪云忙着整理养殖场。威远县犇腾养殖家庭农场位于威远县山王镇。2018年2月李洪云开始饲养肉牛,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存栏肉牛从最初的25头增加至目前300余头。“现在政策好,政府支持养殖肉羊,所以下决心扩大养殖规模。”李洪云告诉记者,半个月前,他在农业银行申请了活体畜禽抵押贷款,很快就获得通过。9月12日,威远县农业农村局、县金融办、县人民银行、县农业银行、人保财险等一行人来到犇腾养殖场就养牛产业及融资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现场参观结束后,县农业银行为李洪云授信49万元。据悉,这是威远县投放的首笔活体畜禽抵押贷款。贷款投放因缺少抵押物造成贷款难,是制约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生产的一道“坎”。今年来,内江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深入推进肉牛羊产业发展。威远县聚焦肉牛羊全产业链发展,不断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政银担合作金融服务畜牧业新模式,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做大做强内江黑猪和肉牛羊产业。“每头母牛600元的保险费,政府补贴450元,自己出150元。每头育肥牛保费420元,政府补贴315元,自己出105元。”李洪云说,因为有了保险的兜底,银行也愿意提供贷款。威远县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周隆斌表示,活体畜禽抵押贷款成功投放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解决了养殖户担保融资难问题,授信后随用随贷随还;二是发挥三农服务作用,提升养殖户抗风险能力,保证养殖积极性;三是开辟政银保农多方合作新道路,通过资金支持、智慧平台加强养殖监测,密切关注畜禽养殖市场动态,为畜禽养殖产业保驾护航。此次尝试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下一步威远县将继续强化合作模式,加强相关部门配合,鼓励更多金融机构、涉农机构参与三农服务,不断发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让信用之花在威远土地上盛放。

  (赵宁 徐竞瑜 记者 侯东 文/图)近日,苍溪县公安局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开展“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联合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严厉打击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鱼违法行为,斩断市场销售产业链,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检查县城涉鱼餐馆此次专项行动共检查县城涉鱼餐馆65家。行动中,执法人员对涉“鱼”场所进行全要素检查工作,主要检查了渔产货物渠道、销售台账,对是否存在地下黑加工厂“生产、加工、销售”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明察暗访和线索征集。 据介绍,下一步,苍溪县将持续加强联合执法,强化政策宣传,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全社会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1至8月,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落实9856亿元,新开工各类水利项目2.36万个,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361亿元,均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李国英在介绍扎实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有关情况时说,今年1至8月,水利项目施工吸纳就业197.1万人,为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一批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加快实施,省市县级水网建设有序推进。”李国英说,农村供水工程体系不断完善,因地制宜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表示,今年1至8月,全国各地已落实农村供水工程投资988.8亿元,完成建设投资736.5亿元,开工建设农村供水工程15692处,完工9029处,提升了3825.3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说,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明显提速。加快滇中引水、黄河流域东庄、珠江流域大藤峡等一批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今年开工了吉林水网骨干工程、南水北调中线河北雄安干渠等一批重大工程。

  (记者 高杲)近日,资阳市纪委监委采取“室组联动”方式到资阳市雁江区、乐至县开展乡村振兴领域工程项目专项监督检查。今年以来,为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落实,资阳市纪委监委打造“立体监督网”,推进乡村振兴专项监督。在乡镇(街道)“一把手”提级监督上,当地探索运用“纪组巡”联动模式,会同组织、巡察等部门组建专题监督调研组,对10个人口多、体量大、产业强的中心镇党委书记开展“政治体检”;在片区纪工委常驻监督上,资阳12个片区纪工委常驻中心场镇达2个月以上,深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在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上,当地制定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防范基层“微腐败”指导意见,创新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试点,加快建设“应进必进、阳光交易”党风廉政建设综合动态检测系统;在激发村级监督队伍活力上,当地推进建设首批“清廉乡镇(街道)”“清廉村居”等试点单位37个,建立“报销+奖励”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建强村级监督队伍。截至目前,资阳乡村振兴专项监督共监督检查发现问题182个,处置问题线人。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芮菱)9月11日,泸州市2023年度网红经济推介会举行。活动现场,电商直播培训基地等项目签约,相关各方达成泸州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等带货代言合作意向。“近年来,泸州加快推进网络直播基地建设,已建成网络直播基地14个,成功争创省级网络直播示范基地1个,打造网红打卡点30余处,评选全市首批网红经济供应链企业30家,培育千万级、百万级粉丝主播20余名。”泸州市商务和会展局局长唐一介绍,上半年,泸州实现网络直播交易额8.8亿元,同比增长40%。为提升网红队伍的内容生产和带货代言能力,泸州成立短视频与直播联盟。“联盟的成立,有助于泸州整合全市网络达人、直播基地(企业)、网络媒体等资源力量。”泸州市短视频与直播联盟理事长曾娜说。当日,泸州还启动“网络直播新业态经济发展云助力”2023年度网红经济系列十佳评选活动。接下来将通过线上报名、作品展示、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程序,评选推出泸州市2023年度“十佳网络主播”“十佳网络直播基地(企业)”“十佳网红门店”“十佳网红特产”。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燕巧)9月13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官网获悉,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公布。经县级申请、市级遴选、省级审核推荐,并经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北京市平谷区等100个县(市、区、旗)为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其中四川有5县(市、区)入选,分别是巴中市恩阳区、德阳市罗江区、宜宾市高县、遂宁市射洪市、阿坝州红原县。农业农村部要求,示范县创建单位要担起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落实落细创建措施。各地要及时总结示范县创建的好做法,推介典型案例,推广可复制的路径模式,引领带动同类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程聪“在家门口务工,一天能收入200多元。”近日,通江县两河口镇木诺槽村村民罗书贤告诉笔者,他在家门口务工,每月工资收入达4000多元。罗书贤所说的家门口务工,是他在该村核桃、马铃薯、青花椒种植基地产业道路硬化和人畜饮水及产业灌溉工程工地务工。据了解,两项工程属于通江县2023年省预算内以工代赈工程(两河口镇)项目。项目采取“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村民自建)+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的方式实施,由通江县发改局主管,两河口镇木诺槽村村民自建。“产业道路长2.43公里、路基宽4.5米;人畜饮水工程及产业灌溉蓄水池11口,总容量2440立方米。”项目负责人张良介绍,项目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周边区域1400多户5200 多 名 群 众 户 均 增 收2000元。自6月开工以来,已吸纳务工群众154人,发放群众务工报酬65.64万元。“接下来,我们将严格落实以工代赈政策要求,充分发挥‘赈’的作用,积极组织当地脱贫群众、特殊困难群众参与项目建设。”通江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李尚文表示,将加强项目监督管理,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新动力。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颖昳)9月8日,全国“三农”专家崇州行暨农业共营制研究院揭牌活动举行。活动以“创新农业经营制度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为主题,崇州市携手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四川乡村发展研究院等院校专家合作成立农业共营制研究院,并现场为15位国内知名“三农”专家学者颁发聘书。“农业共营制”起源于崇州市,起初致力于破解崇州农业“地碎、人少、钱散、缺服务”等问题,在2010年,以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发源地,探索形成“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解决了现代农业生产中“谁来种地、谁来经营、谁来服务”的难题,农业生产经营的“崇州模式”逐步走上全国舞台。据了解,农业共营制研究院是全国首个以“共营制”为研究对象的新型学术研究机构,以深化和拓展农业共营制为核心,聚焦农业农村发展中重大和关键问题,建设集课题研究、政策研究、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经验推广、社会实验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国内高端智库。农业共营制研究院将高水准开展农业农村发展中制度创新领域学术研究,高质量提供农业农村发展领域咨政服务,高水平培养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高素质人才,开放式创建农业农村发展领域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构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层次制度创新成果的综合性展示平台。活动当天,还举行了“天府粮仓”首批揭榜挂帅“种业振兴”和“工匠人才”两个课题成果发布。据悉,2022年以来,崇州聚焦“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建设,围绕粮油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等方向,累计发布“揭榜挂帅”课题项目20个,最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等13所院校17个团队揭榜。活动还发布了《崇州共营制发展报告》。该报告收录了崇州在农业共营制改革历程的10篇专家解析、专题报告、经验总结,反映了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推动农业共营向全域共营的探索之路和实践历程。

  (记者 王明玉)记者从国家民委、农业农村部9月11日至12日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召开的民族地区州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场推进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有关地方和部门将民族地区和脱贫群众作为有效衔接的重点区域、重点群体,强化政策、资源、工作等方面倾斜,实现民族地区脱贫人口收入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推进会现场。(国家民委供图)会上对促进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部署,要求有关地方和部门加强理论问题研究,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转型升级;优化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用好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的“指挥棒”,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此外,来自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参会代表,介绍了当地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成效和创新举措。各地代表结合本地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工作,从文化、教育、产业等不同方面进行了交流。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前往村寨、企业、会展中心等考察点,深入了解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情况。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9月13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四川5县区入选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分别是巴中市恩阳区、德阳市罗江区、高县、射洪市、红原县。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四川省崇州市、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四川省资中县、四川省峨眉山市、四川省蓬溪县、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6个县区获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截至目前,四川获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县区已增至11个。

  ● 防返贫:对 39 个县域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全面落实监测帮扶机制● 育产业:立足资源禀赋和优势,合理有序开发特色资源,努力把更多“小产品”做成大产业● 补短板:集中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公共卫生、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为重点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功能● 强支持:从省级开始强化财政支持保障,支持发行绿色债券、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等新型债券● 守底线:守住生态红线和安全底线,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健全应急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守帅 王成栋9月12日,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动员各方面资源力量加快补齐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最大短板,形成协同帮带、携手共富新格局。前不久,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十条措施》,明确提出推动欠发达县域加快追赶、跨越发展。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省先发市县、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与后发地区的结对帮扶正式启动。为什么是这39个欠发达县域?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四川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具体到县一级体现为“先发”与“后发”差距较大,比如四川既有一批全国“百强区”“百强县”,也有一批经济总量不足50亿元的县域。坚持问题导向,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对补齐区域发展突出短板作出部署,鲜明两个“更加注重”工作导向,即更加注重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未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范围的区域发展,推动圈内外协同发展,提高全域协调发展水平。此次会议进一步强调,补齐欠发达地区短板、促进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事关高质量发展成效和共同富裕成色,事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集中体现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必须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什么样的县域是欠发达县域?据介绍,我省采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自给率等 3 个指标进行综合测算,统筹考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要求以及综合平衡因素,最终确定出39个欠发达县域。从画像看,这些县域主要集中在“三州”和川东北地区,其中37个是过去的国家级贫困县,20个属于革命老区。它们虽然在数量上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21.3%,但去年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4.7%,可以说是四川发展基础最差、内生动力最弱、历史欠账最多的县,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突出重点,还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最大难点。而且,这39个欠发达县域绝大部分生态脆弱,自然灾害易发多发,面临较大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压力。会议认为,对这39个县开展托底性帮扶,是从底线思维出发,紧紧扭住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最大短板,推动欠发达县域加快追赶、跨越发展,确保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不掉队、赶得上。谁来结对托底性帮扶?记者注意到,工作推进会上共有11人发言,分别代表欠发达县域、结对帮扶地、结对帮扶企业、省直部门谈体会和打算。从这个安排,也可以看出结对帮扶的力量来源。首先是先发市县的结对帮扶,即对每个欠发达县域明确1个市或县(市、区)进行帮扶。此前,我省有2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5个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已与有关地方建立结对关系。针对没有纳入的青川县、苍溪县、营山县、仪陇县、恩阳区、南江县6个欠发达县域,此次确定由绵阳、泸州、南充、宜宾4个市分别结对帮扶。其次是国有企业“带县三级联帮”,即对每个欠发达县域确定1户在川央企和1户地方国企结对帮扶,如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结对帮扶越西县,省能投集团结对帮扶普格县,宜宾五粮液集团结对帮扶理塘县等。参与帮扶的78户国有企业,包括在川央企39户、省属国企29户、市(州)属国企10户,堪称“尽锐出战”。所谓“带县三级联帮”,就是形成集团层面牵头帮县、二级公司分批帮乡、三级及以下公司组团帮村的“三级联帮”工作格局。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国嘉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华阳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会上发言。他们是民营企业,分别结对南江县、雷波县。近年来,我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等行动,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次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与欠发达县域结对共兴,省工商联按照平等自愿、互利共赢的原则,在有意向的民营企业和商(协)会中各选择了78家。而省直各有关方面则要共同推动“十条措施”落地实施,加大财政资金补助力度、金融支持力度、干部人才帮扶力度,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欠发达县域加快补齐短板、夯实发展基础。在哪些方面进行帮扶?39个欠发达县域底子薄、基础差,该怎么帮?答案是:聚焦重点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协同抓好“防返贫、育产业、补短板、强支持、守底线”五大重点。“防返贫”的重点是对39个县域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全面落实监测帮扶机制。特别是把发展产业、稳岗就业作为根本之策,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大力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不断强化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育产业”的主要思路是立足资源禀赋和优势,合理有序开发特色资源,努力把更多“小产品”做成大产业,持续把矿产资源开发做精、清洁能源优势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做优。同时,建好现代农业园区、经开区和飞地园区等平台载体,汇聚产业发展的要素。“补短板”的“主战场”是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是针对基层反映最强烈的交通、水利、城镇建设等问题,集中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公共卫生、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为重点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功能。“强支持”主要体现在资金方面。今后,四川将从省级开始强化财政支持保障,支持发行绿色债券、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等新型债券,引导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到最紧要的地方。“守底线”就是守住生态红线和安全底线,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健全应急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会议专门强调,托底不是包办,帮扶不是代干,必须始终注重发挥受扶地的主体作用,处理好内生动力和外部助力的关系。受扶地负责同志纷纷表示,将笃定目标、珍惜机遇、感恩奋进,用好各方面资源力量,不断激活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奋力跑出发展“加速度”。

  四川三农新闻网眉山讯(通讯员 刘敬宗 杨攀玉)9月13日,眉山市丹棱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启动仪式,在该县张场镇金峡村举行。省土壤普查办联市专家组组长、省农科院资环所副所长林超文、眉山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张树金等人组成的专家指导组到场指导。县、乡及土壤普查专班人员和第三方采样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等1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外业调查是土壤普查最基础的环节,是决定普查成果科学性、准确性、典型性的核心。启动仪式现场,以实操方式就外业调查与采样技术同专家进行了交流探讨,为全县“三普”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导组一行还实地参观了土壤样品存放风干场地,对场地结构布置、功能分区、人员配置等进行了深入了解并提出相关要求和建议,对丹棱县“土壤三普”前期准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田间取样实际操作 土壤样品存放场所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 三台县金石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安全生产重点领域督查检查工作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连日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 明确工作目标,保障工作落地。召开安全隐患排查专题会,围绕山洪地灾、燃气和液化气、在建项目等10个重点领域,从“如何识别隐患”“如何归类隐患”“如何督促整改”3个方面讲细讲透排查工作措施,确保干部到村工作有方向、高效率。 细化排查整治,筑牢安全防线余名机关干部全部下沉到村,分村包组入户开展隐患排查,累计排查道路交通、地质灾害、用电用气、消防安全等领域隐患154处,发放安全知识手册14000余份,辖区安全管理实现全覆盖、隐患排查覆盖全领域。 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应急避险转移。分类建立隐患点位台账,建立镇村点三级预警机制,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点位,落实安全联络员1名,确保警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隐患点,点位人员第一时间实现转移,坚决避免因转移不及时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 唐世杰)近年来,邛崃市先后荣获全国产粮大县、国家级制种大县,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等称号,属于成都市“天府粮仓”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2021年,邛崃市农业农村局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邛崃市勇担粮食安全使命,围绕稳面积、提单产、增质效,与省农科院、川农大等科研院校紧密协作,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先进农业技术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户产量,把典型田块的高产转化为大面积的高产。抓紧抓牢粮食生产,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2023年,邛崃市开展首届“文君杯”田秀才选拔赛,组织专家组对17家参赛主体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并进行实地测产。9月12日,邛崃市首届“文君杯”田秀才选拔赛启动现场会在邛崃市固驿街道开元村召开。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农科院、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国家统计局邛崃调查队等参与。保障粮食安全,邛崃市多措并举狠抓粮食生产。一是提基础。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节水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截止目前,邛崃市累计建成36.6万亩高标准农田;二是强合作。加强与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技术培训2600人次、深入17个参赛主体水稻种植田块开展全程技术指导,辐射带动提高全市28.5万亩水稻产量;三是推良种。抓好国标二级米以上、四川“稻香杯”、“鱼凫杯”等优质品种的推广应用,优质品种比例达到90%以上,其中国标二级以上达到60%以上;四是重良法。示范稻田重点开展有机培肥、硬盘育秧、机插秧、无人机肥药精量双减、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统防统治、科学肥水管理等稻作技术,实现水稻绿色增产、节本增效;五是抓服务。依托“两主体·四中心”(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主体,育秧、实训、烘干仓储和粮食加工中心)构建形成“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各环节关联主体”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在田间管理环节大力推行社会化服务,实行代耕代种代管。2023年,邛崃市预计完成大春粮食种植面积46万亩(水稻种植面积28.5万亩),为不误农时、颗粒归仓,有序开展秋粮收获,全力保障秋粮丰收。下一步,邛崃市将围绕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坚持稳粮保供基础支撑和效益增长发展引领并重,实现粮油产业“产能更高更稳、效益更好更优、环境更绿更美”的发展水平,全面呈现“种灵育秀、精耕细作、美田弥望、五谷丰登”的“天府粮仓”邛崃图景。

  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 唐世杰)今年来,邛崃市供销社(简称邛崃社)在成都市供销社联合社的关心指导下,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将供销公司收回供销社,彻底理顺了管理决策关系,为深化供销社改革,壮大供销社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做法如下。一、吃透政策精神,创造工作局面邛崃社因改革极为彻底且一直由国有公司代管等历史原因,工作开展面临极大梗阻,常年位居全市末位。今年以来,邛崃社抓住《关于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建设为农服务综合平台的意见》和《四川省供销合作社条例》重磅文件法规出台契机,全面深入学习政策文件,主动向党委政府报告,形成《中共邛崃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关于深化供销社改革 推动“邛字号”产业发展的报告》,深度对表分析邛崃供销社在两端两网、为农联农等方面问题及努力方向,《报告》得到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签批。为进一步创造工作局面,邛崃社推动《意见》和《条例》精神在市委农村工作会、常委会、常务会等重要会议上学习;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下发通知,要求部门、镇街、村社学习《意见》和《条例》;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镇街进行政策宣讲,并以点带面筛选储备出10个条件较好农民合作社,下一步将与对应的10个镇街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建村级基层社。二、理顺管理架构,推动高效决策邛崃社充分认识管理决策体系对于推动工作的重要性,经过不懈努力于8月4日收回了供销公司,解决了管理决策低效甚至不畅的老大难问题。一直以来,邛崃供销公司按国资管理,导致大量供销社项目无法直达供销公司,存在项目不能通过“风险评估”而延宕甚至搁置的情况。邛崃社在收回供销公司后,庚即召开理事会、监事会研究公司移交事宜,集体研究确定了人员移交、业务移交、资产移交、财务移交等具体内容,确保供销公司收归后的起步阶段人力充足、业务聚焦、不背债务、资产清楚。邛崃社收回供销公司后,将迅速推动了项目申报实施、基层社整改、10个被撤并镇级社注销、10个新“三社融合”村级社注册等重点工作。三、构建供销体系,逐步开拓市场为确保供销工作有基层抓手,邛崃社构建了县级供销公司+镇级基层社+村级基层社三级基层供销工作体系。该体系中,供销公司作为绝对股东对基层社开展投资,并作为业主开展招商引资;镇级基层社是拟与镇街集体经济组织和市场主体共建镇级基层社,旨在盘活农集区闲置商铺等闲置集体资源,引领镇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基层社主要是与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严格按照“三社融合”模式开展建设。在建村级社中,邛崃社充分按照“引导能力强、信用好、讲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标准遴选出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社作为共建主体。在新“三社融合”收益分配上,邛崃社还创新了用“按约分成”替代“按股分成”办法,充分激发社会资本积极性。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形成14个镇街均有1个镇级社+1个村级社的基层社体系,实现镇街业务有抓手,并充分结合邛崃实际,因地制宜谋划基层社种养殖、社会化服务、电商销售、三产农旅四类业务方向。我市已按照“三社融合”建成南宝山镇川王村基层社,预计今年年底营业额将达到200万元,供销公司能分得收益10万余元。

  (明建鸿 记者 邓卫哲)四川省攀枝花市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半干旱季风气候,由于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热带特色水果。26年前,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热科院”)科技支撑下,攀枝花市引种并建立了我国纬度最高、海拔最高的芒果产区,实现了特色果树产业特别是晚熟芒果产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晚熟芒果因品质优越而畅销国内外,攀枝花芒果产区也由此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目前,攀枝花芒果已发展种植面积达103万亩,占全市特色水果种植面积的85%,带动5万户农民增收致富,果农仅芒果种植一项,年人均收入就有1万元以上。攀枝花晚熟芒果大规模发展20余年来,逐渐出现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难以满足种植户对产业结构调整、降低产品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需求,芒果产业亟待提质增效,并挖掘培育新兴特色产业,强化乡村振兴产业支撑。中国热科院与攀枝花市政府科技合作以来,在专家派遣、项目合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建设、科技培训、乡土人才培养、产业规划等方面联合协作,尤其是发展了攀枝花优质晚熟芒果产业,为芒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和科技保障。此外,中国热科院加快优化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增强农民增收后劲。中国热科院热带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口实验站科研团队针对攀枝花地区的气候特点,引进50余种市场需求较大的南亚热带优稀果树新品种,结合配套技术进行试验种植,筛选出适宜攀枝花推广发展的储备品种并探索建立配套栽培管理技术规程。目前,首次引进的菠萝蜜、黄皮、蛋黄果、油梨、黄晶果、人心果、巴西樱桃等南亚热带水果特色新品种已在当地初步试种成功,部分品种已经进入小规模示范种植阶段。试验的成功给了当地果农极大信心。攀枝花仁和区大龙潭乡拉乍村村民段芷叶,发展传统果树20余年,由于缺乏技术和品种,其果品销售效益低,发展新产业的心情迫切,当看到南亚热带水果特色品种菠萝蜜、黄皮、蛋黄果等在当地试种已获得成功,同时还有坚强的技术后盾,毅然决定改扩种100亩特色果树新品种。科研人员还结合示范基地所在地打造康养度假区的发展规划,引入共享农庄新理念,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攀枝花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撒拉村是四川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示范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集观光、采摘、旅游、研学为一体的“南亚优稀百果园”。村支书邹胜洪认为,南亚优稀百果园种植品种新、奇、特,品种丰富,为美丽乡村增光添彩,其观赏度高、有研学教育意义,这种发展模式值得推广。

  (蒋靖怡 记者 王田)9月7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简称全国农技中心)在内蒙古兴安盟举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培训班,推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在大豆上的示范推广,促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向轻简化、高效化和机械化方向发展。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任务的省级及部分重点县农技人员、有关专家、企业代表、种植大户等80余人参加培训。本次培训采取“室外观摩+室内报告”方式,现场展示大豆生物育种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效果,邀请育种、栽培、植保不同领域专家授课,增加交流提问环节,切实增强培训实效。学员们参观了兴安盟科右前旗生物育种和绿色智慧科技示范园区,以及乌兰浩特市顺源农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详细了解大豆玉米生物育种试验示范与品种展示方面的进展情况,学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配比、品种选配、肥料施用、化学除草、种管收装备机械配套等方面的经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邱丽娟、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李香菊和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刘卫国,分别围绕大豆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和示范情况、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效除草和综合集成技术等内容作专题讲课,全面介绍了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研发推广进展情况、发展趋势、操作实例,以及生物育种技术应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关键技术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策略。学员们普遍反映,此次培训主题突出、内容全面、特色鲜明,授课内容学术性高、针对性强,既开阔了视野,也提升了技术实操能力和水平,为下一步生物育种技术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今后更好地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任务的信心更足了。下一步要把此次培训成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有效解决去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中的问题,为切实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目标,提升大豆产能作出新的贡献。

  “2023年通江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工!”9月10日上午,通江县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该县铁佛镇河西村举行,这也标志着通江县2023年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近年来,通江县全力以赴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夯实农业发展“耕”基,全面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在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逐渐建成集中连片、规模成型、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农田49.69万亩,占全县“三调”耕地总面积的49.19%,为粮食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现场“农田改造给我们老百姓带来很大的便利,特别是在生产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机可以直接下田了,生产成本会大幅度降低,对以后粮食的产量也能得到最大提高。”铁佛镇河西村党委副书记岳鹏开心地介绍道。据了解,今年通江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6万亩,其中新建2.5万亩,改造提升3.5万亩,涉及铁佛、广纳和沙溪3个乡镇的24个村,其中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地力培肥、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通江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对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耕地高效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等发挥积极作用。“整体实施从9月10号开工,改造提升的3.5万亩在2023年12月底全面完成主体工程,新建任务2.5万亩在2024年5月20日全面完成。”业主单位通江嘉佑农投总经理李义介绍,他们将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项目的监管和质量进度,力争在2024年5月前全面完工并交付使用。(供稿:通江县委宣传部 陈立 杜文龙)

  “现在是施工黄金期,这段时间我们在集中攻坚支线小时作业,确保支线月底竣工。”近日,在位于丹棱县张场镇峨山村的丹棱县长秋山旅游环线辆装载机等机械来回作业,工人们操作机械忙着调平路基,为下一步铺设水稳层奠定条件。该项目现场负责人魏善金告诉记者,这条路对丹棱县意义重大,是丹棱农村路网中的关键一环。长秋山公路施工现场据介绍,该道路全长13.991公里,道路按四级公路标准修建,路基宽6.5m,双向双车道,沥青砼路面,工程将在今年底全面竣工。项目竣工后,将把全县旅游资源串点呈环,更是让丹棱县最著名的两大旅游景点——幸福古村和老峨山的距离从30公里缩短为15公里,时间从40分钟缩短为半小时,这必将促进丹棱县全域旅游的发展。“长秋山旅游环线项目的快速建设,是丹棱县坚持高起点规划引领,实现县域农村道路建设‘高标准起步’的一个重要举措。”据丹棱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丹棱县坚持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人居环境改善高度结合,高起点编制了《丹棱县幸福美丽农村公路建设导则》《丹棱县实施农村公路三大工程全域建设幸福美丽乡村路工作方案》,先后建成老峨山旅游快速通道、奔康大道等“四好农村路”示范路130余公里,实现过境国省干线%通二级及以上公路,今年将实现行政村100%通四级及以上双车道。丹棱的道路交通网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全县果农以路为媒,农业产业发展也是越做越强。丹橙现代农业园区里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网“在丹棱,我们农民有两双鞋,下地穿胶鞋,进城穿皮鞋;有两辆车,干活骑三轮车,回家开小轿车;有两套房,农闲时在城里住商品房,农忙时回乡住小洋房。”9月11日,在位于丹棱县齐乐镇的丹橙现代农业园区,当地果农黄康文告诉记者,现在的好日子得益于找准了致富路,更得益于这些密密麻麻的产业路。黄康文口中的丹橙现代农业园区,以丹棱县齐乐镇红石村为核心,辐射带动14个村(社区),总面积达10万亩,其中,晚熟柑橘不知火就有8万亩。近年来,园区走“水网、电网、路网、渠网、物联网”和“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的“五网三化”现代发展道路,是科普示范、农旅融合、种养循环的现代农业园区,被认定为2022年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育成大雅柑、金乐柑、夏雅柑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柑新品种。2022年,园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万元。航拍道路农村道路在丹橙现代农业园区记者通过航拍照片看到,在碧浪连绵的果园中,崭新的产业大道、生产便道将一个个果园串联起来,这些大大小小的道路让农资下地、水果进城效率大幅提升。丹橙现代农业园区只是丹棱县以路兴业,发展农村美丽经济的一个生动案例,近年来,丹棱坚持做足融合发展大文章,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交通廊道,让农村公路衍生出“经济效益”。为促进路旅融合,丹棱县坚持“规划同步、路网相联、标识配套”原则,建成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和“十里桃花红”“十里银杏长廊”等精品旅游线条、快慢综合旅游交通廊道126公里,构建起全域旅游环线,成功跻身全国十大“最美探春地”。投资1亿元,规划建设长秋山旅游公路,促进老峨山、长秋山旅游发展,打造“丹棱游村”品牌,助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未来,丹棱县将继续坚持“道路围绕产业布、产业围绕道路转”理念,高标准建设农村特色产业路,带动连片发展粮油、晚熟柑橘、茶叶、脆红李等特色产业,助推群众增收致富。(供稿:丹棱县委宣传部 罗俊涵 彭川)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