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栏目导航
 
 
首页-菲娱国际娱乐-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11-20 18:59   

  萌趣卡通山楂棒,酸甜可口山楂汁,层层分明山楂卷……在营子区2024年健康食品产业招商推介会的展厅里,记者看到,各种山楂制品的新品类,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山楂的认知。

  众所周知,山楂经过深加工以后,销售价格便会成倍的增长。在营子区山楂加工企业怡达集团洁净的生产车间内,数十条生产线正在运行,各式山楂产品不断制作完成。办公楼三楼,更是人气满满。“欢迎各位家人走进直播间,今天,为大家推介一款大礼包,有原味、蓝莓味、鸡内金三款山楂棒……”六个房间内,主播们正在各个直播平台上向粉丝们推介产品。

  怡达集团董事长李志民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已在各大主流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和专卖店15家,粉丝量超120万人,线上销售已占到公司销售总量的60%。去年“双十一”,出现了仓库被抢购一空的情况。

  除了传统山楂制品,记者在怡达集团展示中心看到一种装在玻璃瓶内的白色粉末。“这是从山楂核内提取的低聚木糖。”怡达集团副经理张晓伶说,以前山楂核被作为废料以每吨200多元价格卖给饲料加工厂。经过与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合作,他们攻克了技术难关,7吨山楂核可提取1吨低聚木糖,每吨价格高达21万元。

  为了把浑身是宝的山楂“吃干榨净”,近年来,该公司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开发以山楂为主要原料的大健康食品、高端婴童食品和时尚白领零食等产品,牵头制定3项国家级山楂制品行业标准,拥有自主研发专利15项,国家绿色食品认证6项。

  近年来,营子区加快培育山楂加工龙头企业,在有效带动山楂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果农、村集体增收。

  “去年,我们企业年加工山楂3000万斤,销售额达到3000余万元,安置劳动力100余人。我们企业收购当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山楂,收购价格每斤在1.2元左右,促进了果农的增收。”宏运达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湘云表示。

  近年来,营子区政府着力打造以金扇子村为中心的山楂小镇,并吸引怡达、宏运达、友楂等多家山楂深加工企业入驻营子区健康食品产业园,该园区已形成涵盖山楂贮藏、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等行业的全产业链条。

  “去年5吨山楂手摘果刚下树就被预定出去了,3元每斤,今年雨水好,产量多,收入又能增加不少。”说到自己家林子里的精品山楂手摘果,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以下简称“营子区”)北马圈子镇金扇子村的村民赵荣喜不自禁,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以前哪里懂得那么多的新科技啊!就是全靠传统种植技术,产量小不说,果品质量也不高,一斤能卖上一块来钱就不错了,最便宜的时候才几毛钱。自从三年前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不仅给我们提供种子、农药、化肥,还手把手地教给我们种植技术,果子品质一下子就上来了,收购价也翻了好几番。”

  赵荣今年63岁,年轻时做建筑行业,如今岁数大了,体力跟不上,便回到村里跟妻子一起侍弄自家的400多棵山楂果树。按照驻村工作队传授的果园管理知识,去年收获了5吨精品手摘山楂果,收入近5万元。

  营子区有悠久的山楂种植传统,但苦于种植技术的落后,粗放管理下的山楂果经济价值较低。三年前营子区农业农村局农机牧服务中心主任——驻北马圈子镇驻村工作队队员刘凯来了以后,对全镇的山楂进行产业升级。随后,为确保山楂果品能够达到收购标准,驻村工作队又在全区选择20个种植大户做试点,打造山楂手摘果。

  驻村工作队专门按月份制定管理手册,将山楂手摘果管理标准化、系统化、明白化。按物候期手把手教果农如何修剪、打药、施肥。2023年,营子区20个手摘果种植基地共计产出手摘山楂1000吨,平均收购价格为3元每斤,亩产值比去年翻了一番。

  位于我市最南端的兴隆县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石质山区县。近年来,兴隆县坚持大力实施“林果+”战略,通过强化科技服务,让20.7万农村人口端牢林果“金饭碗”。

  兴隆县南天门满族乡石庙子村的于长国主要种植山楂,在县、乡两级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他成立了兴隆县长国山楂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政府技术指导,带头推进科学管理果树模式,同时种植适合鲜食的“秋金星”、红色素含量高的“紫肉”、黄酮含量高的“雾灵野果”等经济价值高的山楂新品种,实现了果品优质稳产,每年山楂没下树就被订购一空,年经济效益达到20余万元。

  通过技术服务和支持,我市山楂的产量和品质有了明显的提升,带动了果农增收,助力了乡村振兴。目前,兴隆县山楂栽培产值达3.6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6%。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身处燕山腹地,大自然给予了得天独厚的资源。这里冬暖夏凉,四季分明。这里的土壤,富硒、铁含量高,所以这片土地孕育出了山楂、板栗等一些品质优良、口味独特的特色农产品。

  近年来,承德市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按照“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筑高地”的发展思路,坚持高位推动、突出科技赋能、强化人才支撑、注重示范引领,把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作为促进市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走出了一条具有承德特色的农产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承德全市山楂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有“中国山楂之乡”的美誉,兴隆县和鹰手营子矿区年产山楂达到20万吨。兴隆县果品全国闻名,去年兴隆县更是以品牌价值73.24亿元荣登《国家地理标志山楂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一位,隆化以山楂品牌价值14.27亿元排名第九位。小小红山楂化身成为金钥匙,打开了乡村振兴的“致富门”。

  和煦的阳光洒满兴隆县雾灵山镇陈家庄村的山坡上,漫山遍野的山楂花竞相开放,奏响浪漫的暮春旋律。

  每年的五月到十月,京津冀游客纷至沓来,或赏花、或度假、或采摘,雾灵山镇不少村民趁机干上了民宿,收入比之前增加了不少。

  周末,在山楂小镇的一处老厂房里,几位小朋友在技师的指导下,切割、卷曲、叠层、缠绕、固定,不一会儿,便用山楂皮做出一朵漂亮的“玫瑰花”。

  山楂小镇是怡达集团统筹各方资源,在营子区全力打造的4A级工业旅游景区。该小镇属于产业主导型旅游小镇,计划总投资30亿元,集山楂种植、加工、文化、展览、研发、旅游、康养于一体。

  “深挖山楂文化、三线文化,我们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建立了山楂博物馆、三线记忆馆、拓展训练中心等各类研学教学区和互动实践场地,目的是打造以山楂为主题,集研学、培训、科普、旅游等多功能叠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山楂小镇。”李志民说,力争用3到5年时间,山楂小镇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

  端午节假期,市民刘利惠带着孩子来到山楂小镇里面的山楂博物馆进行参观,了解山楂的起源与历史。

  “早就听说营子区建了目前为止全国唯一一座以山楂文化为背景的博物馆,趁着这次的端午假期带着孩子过来看看。这座博物馆比较全面系统地记录了山楂发展的历史文化,还科普了山楂的相关知识,很值得过来看看。”刘利惠对记者说。

  下一步,我市将打造全国知名山楂精深加工基地,紧抓山楂精深加工、山楂农文旅融合两个重点,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基础设施、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三产融合,奋力打造山楂种植、仓储、加工、销售、农文旅融合全产业链条,推动山楂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博悦登陆,首页-菲娱国际娱乐-首页?

 
 
当前位置